现在流行使用 Rust 重写一切,我盯上了 Kafka 。Kafka消息队列作为一个分布式流处理平台,用于高吞吐量、低延迟地处理和传输实时数据流。Kafka的设计十分巧妙,甚至有一些反直觉,消息不在内存中,而是大部在文件或者文件 buffer 中,却取得了非常高的性能。
Kafka 经过大量实践优化,处理大规模并发场景非常成熟,所以我并打算用 Rust 来实现一个 Kafka 的替代品,而是通过重写来作为学习 Kafka 核心机制的方法。
我用 Rust 实现了一套文件索引机制,用于高效地管理和定位存储在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记录。这套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内存映射文件(mmap) 进行索引管理,实现快速的随机访问,利用现代文件系统支持高速顺序写入,以及零拷贝数据传输。
- 索引文件与数据文件的关系 我实现的索引机制依赖于两种文件:
数据文件 (.data):存储实际的数据内容,每条数据前包含一个 12 字节的头部,记录数据的长度和偏移位置。 索引文件 (.index):存储数据在数据文件中的起始和结束偏移,用于快速定位数据。 索引文件的结构为固定大小的索引项,每个索引项为 16 字节,包含以下两个部分:
开始偏移 (start_offset):数据在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。 结束偏移 (end_offset):数据在数据文件中的结束位置。 索引文件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了内存映射 (mmap),这样可以将索引文件直接映射到内存中,实现高效读写和随机访问。
- 索引机制的工作原理 (1)索引文件的创建与扩展
在初始化阶段,如果数据目录为空,程序会创建新的数据文件和索引文件,初始化索引文件大小为 INITIAL_INDEX_SIZE。 当索引项数量超出当前索引文件大小时,索引文件会扩展,扩展大小为 INDEX_EXPANSION_SIZE。 扩展时通过 set_len 修改索引文件大小,同时重新映射到内存。 (2)数据写入与索引更新
数据写入时,程序会将数据写入数据文件,并在索引文件中添加对应的起始和结束偏移。 数据写入流程如下: 计算当前数据的起始偏移(start_offset)。 将数据头部和数据写入数据文件。 计算数据的结束偏移(end_offset)。 在索引文件中对应位置写入 start_offset 和 end_offset。 由于索引文件是内存映射的,程序直接在内存中写入索引项,避免了额外的系统调用和数据拷贝。 (3)数据读取与定位
通过索引项中的起始和结束偏移,可以快速定位数据在数据文件中的位置。 若数据位于当前数据文件中,程序直接读取当前索引文件的内容。 若数据位于历史数据文件中,程序查找匹配的历史索引文件,并读取对应的偏移信息。 (4)零拷贝传输
数据传输时,程序调用 Linux 系统的 sendfile 函数,利用零拷贝机制将数据从数据文件发送到目标 Socket,从而提升性能。
Ext Link: 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92186425/answer/57421483589
评论区
写评论支持windows吗